化妆品中抗坏血酸磷酸酯镁等11种原料的检验方法
Determination of L-Ascorbic acid 2-phosphate magnesium ester and other ten components in cosmetics
1 化妆品中抗坏血酸磷酸酯镁等11种原料的检验方法-范围
本方法规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抗坏血酸磷酸酯镁、抗坏血酸葡糖苷、苯乙基间苯二酚、4-丁基间苯二酚、4-甲氧基水杨酸钾、阿魏酸、烟酰胺、曲酸、3-邻-乙基抗坏血酸、鞣花酸、凝血酸(氨甲环酸)11种成分的含量。
本方法第一部分适用于化妆品水剂类、乳液类、凝胶类、贴面面膜类、膏霜类和粉底类化妆品中抗坏血酸磷酸酯镁、抗坏血酸葡糖苷、苯乙基间苯二酚、4-丁基间苯二酚、4-甲氧基水杨酸钾、阿魏酸、烟酰胺、曲酸、3-邻-乙基抗坏血酸、鞣花酸含量的测定。本方法第二部分适用于水剂类、乳液类、凝胶类、贴面面膜类、膏霜类化妆品中凝血酸(氨甲环酸)含量的测定。
第一部分 化妆品中抗坏血酸磷酸酯镁等10种原料的检测
2 化妆品中抗坏血酸磷酸酯镁等11种原料的检验方法-方法提要
样品经甲醇水溶液(或添加少量二氯甲烷促溶解)超声提取后,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离,二极管阵列检测器(DAD)检测,根据保留时间定性,峰面积定量,以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。
本方法10种原料的检出限、定量下限及取样量为0.5 g时检出浓度和最低定量浓度见表1。
表1 10种原料的检出限、定量下限、检出浓度和最低定量浓度
序号 | 成分 | 检出限 (ng) | 定量下限 (ng) | 检出浓度 (μg/g) | 最低定量浓度(μg/g) |
1 | 抗坏血酸磷酸酯镁 | 0.4 | 1.3 | 0.8 | 2.6 |
2 | 抗坏血酸葡糖苷 | 1.0 | 3.1 | 2.0 | 6.2 |
3 | 苯乙基间苯二酚 | 4.6 | 8.7 | 9.2 | 17.4 |
4 | 4-丁基间苯二酚 | 2.7 | 4.9 | 5.4 | 9.8 |
5 | 4-甲氧基水杨酸钾 | 0.4 | 1.0 | 0.8 | 2.0 |
6 | 阿魏酸 | 0.5 | 1.2 | 1.0 | 2.4 |
7 | 烟酰胺 | 1.0 | 3.3 | 2.0 | 6.6 |
8 | 曲酸 | 1.1 | 2.1 | 2.2 | 4.2 |
9 | 3-邻-乙基抗坏血酸 | 1.4 | 2.7 | 2.8 | 5.4 |
10 | 鞣花酸 | 2.7 | 6.1 | 5.4 | 12.2 |
3 化妆品中抗坏血酸磷酸酯镁等11种原料的检验方法-试剂和材料
除另有规定外,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,水为GB/T 6682规定的一级水。
3.1 甲醇,色谱纯。
3.2 磷酸二氢钾。
3.3 氢氧化钾。
3.4 二氯甲烷。
3.5 甲醇-水(1+1)溶液:移取250 mL甲醇(3.1)加入250 mL水,混匀,即得。
3.6 氢氧化钾溶液(1 g/L):称取0.5 g氢氧化钾(3.3),置于1 L烧杯中,加入500 mL水,溶解,即得。
3.7 抗坏血酸磷酸酯镁、抗坏血酸葡糖苷、苯乙基间苯二酚、4-丁基间苯二酚、4-甲氧基水杨酸钾、阿魏酸、烟酰胺、曲酸、3-邻-乙基抗坏血酸、鞣花酸标准品(纯度大于97 %)。
3.8 0.02 mol/L磷酸二氢钾溶液:称取2.72 g磷酸二氢钾(3.2),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。
3.9 标准储备溶液
3.9.1 分别称取上述标准品(抗坏血酸磷酸酯镁、抗坏血酸葡糖苷、曲酸、烟酰胺、3-邻-乙基抗坏血酸、4-甲氧基水杨酸钾)(3.7)100 mg(精确至0.01 mg),用适量水溶解并定容至10 mL,配制成10 mg/mL的标准储备溶液,-18℃下避光保存,有效期1个月。
3.9.2 分别称取上述标准品(4-丁基间苯二酚、苯乙基间苯二酚、阿魏酸)(3.7)100 mg(精确至0.01 mg),用适量甲醇(3.1)溶解并定容至10 mL,配制成10 mg/mL 的标准储备溶液,-18 ℃下避光保存,有效期1个月。
3.9.3 称取鞣花酸(3.7)标准品20 mg(精确至0.01 mg) 置于100 mL容量瓶中,加少量1 g/L氢氧化钾溶液(3.6)溶解,用甲醇(3.1)稀释至近刻度,再用1 g/L氢氧化钾溶液(3.6)调节pH至10.0左右,用甲醇(3.1)定容至刻度,摇匀,配制成200 µg/mL的标准储备液(现配现用)。
3.9.4 混合标准储备溶液的制备:精密移取上述标准储备溶液(3.9.1-3.9.2)(除鞣花酸)各5 mL,置于100 mL容量瓶中,用水稀释至刻度,得500 µg/mL的混合标准储备溶液,转移至聚丙烯管中于-18 ℃下保存,有效期1个月,使用时稀释至所需质量浓度。
4 化妆品中抗坏血酸磷酸酯镁等11种原料的检验方法-仪器和设备
4.1 高效液相色谱仪,二极管阵列检测器(DAD)。
4.2 分析天平,感量分别为0.1 mg、0.01 mg。
4.3 高速离心机(转速≥14000 r/min)。
4.4 超声波清洗器。
4.5 涡旋振荡器。
4.6 台式pH计。
4.7 微孔滤膜(0.22 μm)
5 化妆品中抗坏血酸磷酸酯镁等11种原料的检验方法-分析步骤
5.1 混合标准工作溶液的制备
量取已配好的混合标准工作溶液(3.9.4)1 mL,鞣花酸标准溶液(3.9.3)2.5 mL,至于10 mL容量瓶中,用水稀释至刻度。再用水逐级稀释至6个系列浓度:1 µg/mL、2 µg/mL、5 µg/mL、10 µg/mL、25 µg/mL、50 µg/mL。
5.2 样品处理
准确称取化妆品试样0.5 g(精确到0.0001 g)于15 mL具塞比色管中,若试样为贴面面膜类样品应取液体部分;粉底类样品应彻底混匀后取样, 加入甲醇-水(1+1)溶液(3.5)至约6~9 mL,涡旋振荡使试样与提取溶剂充分混匀。如发现样品在提取过程中分散性差时,则可以加入3 mL 二氯甲烷(3.4),涡旋振荡至待测样品完全分散后加入甲醇-水(1+1)溶液再提取。超声提取20 min,冷却至室温。转移至10 mL容量瓶中,加入甲醇-水(1+1)溶液定容至刻度,混匀后转移至离心管中,以12000 r/min 的转速离心15 min。上清液经孔径0.22 μm的滤膜过滤后,滤液作为样品待测溶液。(注:助溶剂除二氯甲烷外,还可选用四氢呋喃或乙酸乙酯替代,但检测过程应随行评估方法准确性,必要时进行校正。)
5.3 参考色谱条件
色谱柱:C18柱(4.6 mm×250 mm,5 μm),或等效色谱柱;
流动相:A:0.02 mol/L 磷酸二氢钾溶液(3.8);B:甲醇,按表2进行梯度洗脱;
进样量:10 μL;
流动相流速:1.0 mL/min;
柱温:25℃;
检测波长:烟酰胺为230 nm,抗坏血酸磷酸酯镁、抗坏血酸葡糖苷、曲酸、3-邻-乙基抗坏血酸、4-甲氧基水杨酸钾、鞣花酸为250 nm,阿魏酸、4-丁基间苯二酚、苯乙基间苯二酚为280 nm;
表2 梯度洗脱程序
时间/min | 流动相A/% | 流动相B/% |
0 | 95 | 5 |
3 | 95 | 5 |
8 | 60 | 40 |
14 | 40 | 60 |
18 | 30 | 70 |
25 | 95 | 5 |
30 | 95 | 5 |
5.4 测定
在“5.3”色谱条件下,取混合标准系列工作溶液(5.1)分别进样,进行色谱分析,以标准系列溶液浓度为横坐标,峰面积为纵坐标,绘制标准曲线。
取“5.2”项下的待测溶液进样,根据保留时间定性,测得峰面积,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溶液中各原料的浓度。按“6”计算样品中各原料的含量。
6 化妆品中抗坏血酸磷酸酯镁等11种原料的检验方法分析结果的表述
6.1 计算
式中:ω 化妆品中被测组分的含量,% ;
ρ 按标准曲线得到的被测组分溶液浓度,µg/mL;
V 提取溶液的体积,mL;
m 样品称样量,g。
D 样品溶液稀释倍数(如未稀释则为1)
6.2 回收率和精密度
方法回收率为80.0%~114.8%,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%(n=6)。
7 化妆品中抗坏血酸磷酸酯镁等11种原料的检验方法- 图谱
图1 标准溶液的液相色谱图
1: 抗坏血酸磷酸酯镁(2.193 min);2: 抗坏血酸葡糖苷(2.387 min);3: 曲酸(6.590 min);4:烟酰胺(8.150 min);5: 3-邻-乙基抗坏血酸 (9.717 min);6: 4-甲氧基水杨酸钾(11.583 min);7: 阿魏酸(12.587 min);8:鞣花酸(15.070 min);9: 4-丁基间苯二酚(20.317 min);10:苯乙基间苯二酚(21.130 min);
第二部分 化妆品中凝血酸(氨甲环酸)的检测
2 方法提要
样品经甲醇水溶液超声提取后,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离,二极管阵列检测器(DAD),根据保留时间定性,峰面积定量,以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。
本方法中凝血酸(氨甲环酸)的检出限为22.2 ng,定量下限为48.0 ng, 以取样量为0.5 g计时,检出浓度为22.2 μg/g和最低定量浓度为48.0 μg/g。
3 试剂和材料
除另有规定外,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,水为GB/T 6682规定的一级水。
3.1 甲醇,色谱纯。
3.2 磷酸二氢钾。
3.3 磷酸,优级纯
3.4 5 % 甲醇溶液:移取25 mL甲醇(3.1)加水至500 mL ,混匀,即得。
3.5 凝血酸(氨甲环酸)标准品(纯度大于97%)
3.6 0.05 mol/L KH2PO4—0.2% H3PO4溶液:取KH2PO4 6.8g,加水1000 mL使溶解,加入2 mL H3PO4, 混匀即得。
3.7 标准储备溶液
精密称取10 mg的凝血酸(氨甲环酸)标准品于10 mL容量瓶中,用超纯水溶解并定容,配制成1 mg/mL 的标准储备溶液,4 ℃避光保存1个月。
4 仪器和设备
同第一部分 4.1-4.7。
5 分析步骤
5.1 标准工作溶液的制备
取凝血酸(氨甲环酸)标准储备溶液(3.7)1 mL,用水逐级稀释至五个系列浓度:5 µg/mL,10 µg/mL,20 µg/mL,50 µg/mL,100 µg/mL。
5.2 样品处理
准确称取化妆品试样0.5 g(精确到0.0001 g)于15 mL 具塞比色管中,加入5 %甲醇溶液(3.4)至约9 mL,涡旋振荡使试样与提取溶剂充分混匀,超声提取10 min,冷却至室温。转移至10 mL容量瓶中,加5 %甲醇溶液定容至刻度,混匀后转移至离心管中,以12000 r/min的转速离心10 min。上清液经孔径0.22 μm的滤膜过滤后,滤液作为样品待测溶液。
5.3 参考色谱条件
色谱柱:C18柱(4.6 mm×250mm,5 μm),或等效色谱柱;
流动相:A相:B相=95:5(A相:0.05 mol/L KH2PO4—0.2% H3PO4溶液(3.6),B相:甲醇)
进样量:20 μL;
流动相流速:1.0 mL/min;
柱温:30 ℃;
检测波长:210 nm
5.4 测定
在“5.3”色谱条件下,取标准系列工作溶液(5.1)分别进样,进行色谱分析,以标准系列溶液浓度为横坐标,峰面积为纵坐标,绘制标准曲线。
取“5.2”项下的待测溶液进样,根据保留时间定性,测得峰面积,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溶液中凝血酸(氨甲环酸)的浓度。按“6”项下公式计算样品中凝血酸(氨甲环酸)的含量。
6 分析结果的表述
同第一部分 6.1 计算
6.2 回收率和精密度
方法回收率为87.1%-114.0%,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%(n=6)。
7 图谱
图2 凝血酸(氨甲环酸5.817 min)标准溶液的液相色谱图
附录A
(资料性附录)
抗坏血酸磷酸酯镁等11种原料标准物质基本信息表
序号 | 中文 名称 | 英文名称 | CAS登录号 | 分子式 | 精确分子量 | 结构式 |
1 | 抗坏血酸磷酸酯镁 | L-Ascorbic acid 2-phosphate magnesium ester | 113170-55-1 | Mg3(C6H6O9P)2 | 579.08 | |
2 | 抗坏血酸葡糖苷 | 2-O-alpha-D- Glucopyranosyl -L-ascorbic acid | 129499-78-1 | C12H18O11 | 338.26 |
|
3 | 曲酸 | Kojic acid | 501-30-4 | C6H6O4 | 142.11 |
|
4 | 烟酰胺 | Nicotinamide | 98-92-0 | C6H6N2O | 122.12 |
|
5 | 3-邻-乙基抗坏血酸 | 3-O-Ethyl-L-ascorbic acid | 86404-04-8 | C8H12O6 | 204.18 |
|
6 | 4-甲氧基水杨酸钾 | Potassium 4-methoxysalicylate | 152312-71-5 | C8H7KO4 | 206.24 |
|
7 | 阿魏酸 | 4-Hydroxy-3-methoxycinnamic acid | 1135-24-6 | C10H10O4 | 194.18 |
|
8 | 鞣花酸 | Ellagic acid | 476-66-4 | C14H6O8 | 302.19 |
|
9 | 4-丁基间苯二酚 | 4-Butylresorcinol | 18979-61-8 | C10H14O2 | 166.22 |
|
10 | 苯乙基间苯二酚 | phenethyl resorcinol | 85-27-8 | C14H14O2 | 214.26 |
|
11 | 凝血酸(氨甲环酸) | Tranexamic acid | 701-54-2(1197-18-8) | C8H15NO2 | 157.21 |